地下水檢測的技術要求有哪些?
地下水檢測在地下水的修複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地下水檢測幫助我們了解地下水污染源、污染途徑及污染程度等,影響着修複技術的選擇。如何能準确的獲取代表性樣品?在取樣中我們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在地下水檢測中,常規的水質參數為pH,溫度,堿度和氯離子,主要污染物:VOCs類、SVOCs類、重金屬類。
地下水檢測的技術要求有:
1、清洗井孔
專門水質監測井不屬于長期開采井,長時間擱置會導緻井内細菌繁衍,含水通道容易堵塞,為确保監測井取水反映真實的地層情況,地下水采集前應先下入潛水泵進行清洗井孔。
2、樣品采集
3、現場圖片采集
抽水井需照背景、出水、有機取樣、無機1000ml樣品四張照片,每組應選3-4眼典型監測井,拍全程序12張照片,如遇井損、井斜等特殊情況,應針對問題多照幾張照片,照片應以井号-1,井号-2……的方式排序整理。
地下水中自然發生的一系列涉及生物降解或者其他非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衰減過程(如随地下水的對流彌散及擴散,吸附,揮發等)。當污染物濃度很高的情況下,地下水裡的自然衰減相對比較緩慢,但在适當的條件下,如現場風險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及修複時間要求相對較低,同時通過衰減可以達到修複目标,可以采用此方法。
為了保證修複目标,實施過程中需長期監測地下水中污染物及其降解産物的濃度變化,污染的變化,同時監測地下水裡最常見的電子受體(溶解氧、硝酸根、四價錳的氧化物、三價鐵的氧化物、硫酸根及二氧化碳,氧化還原電位從高到低)、pH、溫度、氧化還原電位、堿度。
上一條: PM2.5檢測技術讓大氣細顆粒物顯身
下一條: 污水達标檢測是什麼?